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和北航霍利军教授 Adv. Mater.:在弯液面诱导成膜法制备全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有机光伏器件由于其良好的溶液加工性,可制备柔性器件,透明度和颜色可调等独特优势受到领域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基于全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 (all-polymer solar cells) 由于其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器件稳定性,被认为是更有可能实现未来应用的光伏器件。然而,目前报道的高效率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PCE>15%)均基于旋涂方法,由于旋涂法(spin coating)自身浪费材料,难以大面积制备,成膜时间较短等原因,亟待开展基于可适用于未来规模化生产的溶液印刷方法的高效率全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 其相关成膜机理也需要深入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霍利军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Meniscus Assisted Coating)的光伏活性层制备技术,并选取了具有良好吸收光谱互补和电子能级匹配的聚合物给体PM6和聚合物受体PY-IT作为光活性层材料,所制备备的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5.53%,高于传统旋涂法制备的14.58%。相关活性层形貌表征及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分析表明,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制备的活性层具有更有序的分子堆积和更为良好的纤维互穿网络结构,因此具有更高效的电荷转移和输运过程。
研究团队结合成膜过程中的三相接触线的移动和原位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溶液剪切速度条件下的三相接触线形态和材料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剪切速率为2 mm/s时,三相接触线保持了平直均匀的移动;且在该剪切速率下,活性层材料保持了较为合适的结晶速率和结晶性,从而获得形貌上更均匀、具有更合适相分离尺寸和结晶性的活性层薄膜。
在此成膜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将该弯液面诱导成膜法有效拓展至1×1 cm器件制备(PCE>12%)和多种活性层薄膜制备,在PM6:Y6、PBDB-T:PY-IT、PM6:PYF-T-o体系均取得了15%以上的器件效率。
图1.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的制备过程,活性层材料分子结构及性质,单组分薄膜结晶性表征。
图2.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和旋涂法制备的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性能及瞬态吸收光谱表征。
图3.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和旋涂法制备的活性层薄膜形貌和结晶性表征。
图4.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的成膜机理及成膜过程中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相接触线形态和移动。
图 5.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法成膜过程中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原位吸收光谱及对应的结晶过程示意图。
本工作的开展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溶液印刷方法,并对剪切速率的不同对成膜形貌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关研究结果以 “The Meniscus-assisted-coating with Optimized Active Layer Morphology towards Highly Efficient All-polymer Solar Cells”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该文章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京霞研究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霍利军教授。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岳钰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为本研究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的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给与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873221,52073292,51673207,5137318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17YFA0204504)与中国科学院荷兰研究项目(1A111KYSB20190072),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8508
相关进展
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Adv. Funct. Mater.》: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的高精度“活”图案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Adv. Mater.》: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多模式激光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裴为华研究员合作:基于水书写和电擦除的可重写PEDOT薄膜
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王京霞研究员与华理郑致刚教授《Nat. Commun.》:软超材料非扩散相变:从非晶态到简单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仿生光子晶体图案综述
北京科技大学杨洲教授课题组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与兰州大学郭金山教授合作:在PEDOT光子晶体上水写-电擦多彩图案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多功能碳点光子晶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实验室在光子晶体超浸润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等 Matter:实现了纳米孔门控的纳米级动态调控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课题组《ACS Nano》综述:仿生径迹蚀刻聚合物纳米通道 - 用于检测分析物的稳态生物传感器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强Janus三维多孔膜成为“蓝色能源”的高效捕手
吉林大学姜振华教授与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合作在智能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的异质多孔膜及其离子传输性能方面取得进展
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王京霞研究员与华理郑致刚教授《Nat. Commun.》:软超材料非扩散相变:从非晶态到简单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
江雷院士团队Joule:实现仿生纳米多孔膜高效捕获“蓝色能源”
刘静研究员团队、江雷院士和王钻开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一种柔性毫-微-纳米多级刚毛结构,可实现液滴逆重力传输
陈学思、江雷等获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中心项目(13项)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提出基于量子限域超流体的有序组装反应过程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纳米通道浸润性与应用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首次提出“量子限域超流体”概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张德远教授与江雷院士合作:微纳结构表面液体超高速传输新原理
江雷院士:源于自然的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灵敏聚合物/AIE荧光气体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刘洪亮副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与兰州大学柳明珠教授合作: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